<pre id="6feww"></pre>
    1. <table id="6feww"></table>

      <pre id="6feww"></pre>

      <td id="6feww"></td>

    2. <table id="6feww"></table>

        1. 長春市凡諾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
          18946552387
          學校資訊
          學校資訊

          學校資訊

          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

          +18946552387

          高新校區:錦湖大路與超群南街交匯消防隊旁

          手機:18946552387

          學校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資訊
          高考歷史重點關鍵詞
          發布時間:2022-11-12

          歸綱、總結和區分歷史上相近或相似的事件,如歷史上的割據、維新、傀儡政權、對峙政權、“計劃”等。


          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有很多相近或相似的事件,而這些事件反映在歷史教科書中,則成為同學們掌握知識的難點之一,如不加以歸納、總結和區分,往往成為高考答題的盲區。


          一、割據


          1.封建割據:封建社會地方割據,如藩鎮割據。由于地主經濟分散性的存在,中國封建社會出現合久必分、分外必合的規律,割據形勢往往形成于朝代后期,即中央集權較弱的時期。


          2.北洋軍閥割據:1916至1927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統治下形成的軍閥割據,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因此,這一時期的割據具有封建買辦的性質。


          長期的軍閥混戰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成為中國近代社會最黑暗的時期。


          3.工農武裝割據:毛澤東總結革命的經驗教訓,根據中國國情,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并最終取得了勝利。


          割據勢力的共同點: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


          二、新政、維新


          1.慶歷新政:1043年,宋仁宗慶歷年間,任用范仲淹改革時弊,以整頓官吏為中心,施行新政,但最終由于保守派的阻撓而失敗。


          2.清末新政:1901至1911年,清政府為適應帝國主義的需要,緩和同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挽救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推行的新政,但最終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統治,卻促成了革命風潮的高漲。


          3.羅斯福新政:1933年,為擺脫經濟危機,實現經濟復興,羅斯福政府全面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在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各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危機對美國的破壞,還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4.百日維新:19世紀末,中國民族危機加深,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依靠光緒帝,發起了一場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但最終由于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破壞而失敗,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推行103天,歷史又稱“百日維新”。


          5.明治維新:1868年,推翻幕府統治的日本明治政府,進行的學習西方建立近代化獨立國家的改革。最終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成為了亞洲強國。


          共同點:政府推行的時政改革。


          三、壟斷


          壟斷一詞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易,后來泛指把持和獨占。在資本主義經濟里,壟斷指在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高度發展的基礎上,一個大企業或少數幾個大企業對相應部門產品生產和銷售的獨占或聯合控制。


          1.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指少數大資本家聯合起來,操縱和控制一個或幾個部門大部分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國家同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實質是壟斷資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國家政權,并通過國家政權該干預和調節社會經濟生活,以保證壟斷資本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及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轉。


          國家壟斷作為壟斷的一種形式,早在壟斷資本主義形成初期就已經產生。它的最初形式是國營鐵路、國營兵工廠、國有土地基金等,但當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整個壟斷資本主義經濟中的作用還很有限。20世紀30年代初的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再次得到顯著發展,各國政府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


          如美國出現羅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國實行軍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參戰國實行嚴厲的統制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再次出現高潮。以20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進入猛烈發展階段,而且具有新的特點。國家與壟斷資本的結合,已經發展到整個社會資本再生產過程的所有環節,包括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


          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轉變有下列原因:


          1)科技革命和生產社會化的高度發展,私人壟斷資本的積累已無法滿足社會再生產所必需的條件,必須由國家進行投資或者由國家給予私人資本以資助。


          2)私人壟斷統治擴大了資本主義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必須由國家采取一定手段干預國民經濟,減輕經濟危機的程度,緩和社會矛盾。


          3)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單純依靠私人壟斷資本的力量和市場的自發調節已難以解決由結構失衡所造成的經濟動蕩,必須依靠國家采取行政的或經濟的措施調整國民經濟結構。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國家及其職能發生巨大變化,促使國家力量與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所以,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的轉變,具有客觀必然性。


          四、歷史上的傀儡政權


          1.中國近代第一個地方傀儡政權: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城,成立聯軍委員會,廣東巡撫柏貴降敵,替外國侵略者維護殖民統治秩序,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權。


          2.偽滿洲國:“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占領東北,1932年,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做傀儡,建立偽滿洲國。


          3.偽南京政府:1940年,汪精衛在南京成立的效忠于日本帝國主義的偽國民政府,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工具。


          4.貝當傀儡政府:二戰期間,法國被德國占領,在維希建立以貝當為首的傀儡政府。


          同:充當工具,賣國求榮。


          五、歷史上的政權對峙局面


          1.三國鼎立:220年,曹丕廢漢獻帝,在洛陽稱帝建魏,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蜀,222年孫權在建業(今南京)建吳。


          2.東晉前秦對峙:317年東晉建立,偏安東南一隅,382年前秦統一北方,與東晉形成南北對峙局面。


          3.南北朝:439年統一黃河流域的北魏與420年至589年的南朝形成南北對峙。


          4.宋遼對峙:1005年宋遼訂立澶淵之盟,寧遼對峙局面形成。


          5.南宋與金對峙:1141年,南宋與金訂立“紹興和議”,規定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以北土地歸金朝統治,南宋與金對峙局面確定。


          6.太平天國與清政府對峙: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標志與清政府正式形成對峙。


          7.國共十年對峙: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與南京國民政府形成對峙。


          同:政權并立,國家不統一。


          六、世界歷史上的“計劃”


          1.“二C”計劃:英國制定的從開羅到開普敦縱貫歐洲大陸的侵略計劃。


          2.“二S”計劃:法國制定的從塞內加爾到索馬里橫穿非洲大陸的侵略計劃。


          3.施里芬計劃:1905年德軍總參謀長施里芬制定的作戰計劃,先在西線集中兵力打敗法國,然后東調打垮俄國。


          4.曼哈頓計劃:美國陸軍部于1942年6月開始實施的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制原子彈的計劃。


          5.馬歇爾計劃:美國國務卿馬歇爾于1947年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說首先提出援助歐洲經濟復興的方案。


          6.尤里卡計劃:創立于1985年,歐共體及其他幾個西歐國家共同制定的一個歐洲工業研究與開發的網絡組織。


          7.星球大戰計劃:冷戰后期,由于蘇聯擁有比美國更強大的核攻擊力量,美國害怕“核平衡”的形勢被打破,美國總統里根于1985年宣布決定投入巨資實施戰略防御導彈系統,美國人借用一部科幻片的名字稱之為“星球大戰計劃”。 

          中國歷史朝代歌



          如何才能快速的記住中國的朝代順序呢?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歌(一)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兩晉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隨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歌( 二)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

          秦朝并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后屬劉邦,

          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

          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

          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

          大唐曾改周,武后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后莊,

          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

          蒙主稱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

          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

          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

          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返回列表
          高考歷史重點關鍵詞
          發布時間:2022/11/12

          歸綱、總結和區分歷史上相近或相似的事件,如歷史上的割據、維新、傀儡政權、對峙政權、“計劃”等。


          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有很多相近或相似的事件,而這些事件反映在歷史教科書中,則成為同學們掌握知識的難點之一,如不加以歸納、總結和區分,往往成為高考答題的盲區。


          一、割據


          1.封建割據:封建社會地方割據,如藩鎮割據。由于地主經濟分散性的存在,中國封建社會出現合久必分、分外必合的規律,割據形勢往往形成于朝代后期,即中央集權較弱的時期。


          2.北洋軍閥割據:1916至1927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統治下形成的軍閥割據,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因此,這一時期的割據具有封建買辦的性質。


          長期的軍閥混戰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成為中國近代社會最黑暗的時期。


          3.工農武裝割據:毛澤東總結革命的經驗教訓,根據中國國情,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并最終取得了勝利。


          割據勢力的共同點: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


          二、新政、維新


          1.慶歷新政:1043年,宋仁宗慶歷年間,任用范仲淹改革時弊,以整頓官吏為中心,施行新政,但最終由于保守派的阻撓而失敗。


          2.清末新政:1901至1911年,清政府為適應帝國主義的需要,緩和同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挽救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推行的新政,但最終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統治,卻促成了革命風潮的高漲。


          3.羅斯福新政:1933年,為擺脫經濟危機,實現經濟復興,羅斯福政府全面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在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各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危機對美國的破壞,還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4.百日維新:19世紀末,中國民族危機加深,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依靠光緒帝,發起了一場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但最終由于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破壞而失敗,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推行103天,歷史又稱“百日維新”。


          5.明治維新:1868年,推翻幕府統治的日本明治政府,進行的學習西方建立近代化獨立國家的改革。最終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成為了亞洲強國。


          共同點:政府推行的時政改革。


          三、壟斷


          壟斷一詞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易,后來泛指把持和獨占。在資本主義經濟里,壟斷指在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高度發展的基礎上,一個大企業或少數幾個大企業對相應部門產品生產和銷售的獨占或聯合控制。


          1.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指少數大資本家聯合起來,操縱和控制一個或幾個部門大部分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國家同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實質是壟斷資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國家政權,并通過國家政權該干預和調節社會經濟生活,以保證壟斷資本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及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轉。


          國家壟斷作為壟斷的一種形式,早在壟斷資本主義形成初期就已經產生。它的最初形式是國營鐵路、國營兵工廠、國有土地基金等,但當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整個壟斷資本主義經濟中的作用還很有限。20世紀30年代初的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再次得到顯著發展,各國政府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


          如美國出現羅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國實行軍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參戰國實行嚴厲的統制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再次出現高潮。以20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進入猛烈發展階段,而且具有新的特點。國家與壟斷資本的結合,已經發展到整個社會資本再生產過程的所有環節,包括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


          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轉變有下列原因:


          1)科技革命和生產社會化的高度發展,私人壟斷資本的積累已無法滿足社會再生產所必需的條件,必須由國家進行投資或者由國家給予私人資本以資助。


          2)私人壟斷統治擴大了資本主義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必須由國家采取一定手段干預國民經濟,減輕經濟危機的程度,緩和社會矛盾。


          3)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單純依靠私人壟斷資本的力量和市場的自發調節已難以解決由結構失衡所造成的經濟動蕩,必須依靠國家采取行政的或經濟的措施調整國民經濟結構。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國家及其職能發生巨大變化,促使國家力量與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所以,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的轉變,具有客觀必然性。


          四、歷史上的傀儡政權


          1.中國近代第一個地方傀儡政權: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城,成立聯軍委員會,廣東巡撫柏貴降敵,替外國侵略者維護殖民統治秩序,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權。


          2.偽滿洲國:“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占領東北,1932年,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做傀儡,建立偽滿洲國。


          3.偽南京政府:1940年,汪精衛在南京成立的效忠于日本帝國主義的偽國民政府,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工具。


          4.貝當傀儡政府:二戰期間,法國被德國占領,在維希建立以貝當為首的傀儡政府。


          同:充當工具,賣國求榮。


          五、歷史上的政權對峙局面


          1.三國鼎立:220年,曹丕廢漢獻帝,在洛陽稱帝建魏,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蜀,222年孫權在建業(今南京)建吳。


          2.東晉前秦對峙:317年東晉建立,偏安東南一隅,382年前秦統一北方,與東晉形成南北對峙局面。


          3.南北朝:439年統一黃河流域的北魏與420年至589年的南朝形成南北對峙。


          4.宋遼對峙:1005年宋遼訂立澶淵之盟,寧遼對峙局面形成。


          5.南宋與金對峙:1141年,南宋與金訂立“紹興和議”,規定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以北土地歸金朝統治,南宋與金對峙局面確定。


          6.太平天國與清政府對峙: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標志與清政府正式形成對峙。


          7.國共十年對峙: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與南京國民政府形成對峙。


          同:政權并立,國家不統一。


          六、世界歷史上的“計劃”


          1.“二C”計劃:英國制定的從開羅到開普敦縱貫歐洲大陸的侵略計劃。


          2.“二S”計劃:法國制定的從塞內加爾到索馬里橫穿非洲大陸的侵略計劃。


          3.施里芬計劃:1905年德軍總參謀長施里芬制定的作戰計劃,先在西線集中兵力打敗法國,然后東調打垮俄國。


          4.曼哈頓計劃:美國陸軍部于1942年6月開始實施的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制原子彈的計劃。


          5.馬歇爾計劃:美國國務卿馬歇爾于1947年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說首先提出援助歐洲經濟復興的方案。


          6.尤里卡計劃:創立于1985年,歐共體及其他幾個西歐國家共同制定的一個歐洲工業研究與開發的網絡組織。


          7.星球大戰計劃:冷戰后期,由于蘇聯擁有比美國更強大的核攻擊力量,美國害怕“核平衡”的形勢被打破,美國總統里根于1985年宣布決定投入巨資實施戰略防御導彈系統,美國人借用一部科幻片的名字稱之為“星球大戰計劃”。 

          中國歷史朝代歌



          如何才能快速的記住中國的朝代順序呢?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歌(一)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兩晉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隨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歌( 二)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

          秦朝并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后屬劉邦,

          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

          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

          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

          大唐曾改周,武后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后莊,

          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

          蒙主稱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

          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

          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

          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高考歷史重點關鍵詞
          發布時間:2022/11/12

          歸綱、總結和區分歷史上相近或相似的事件,如歷史上的割據、維新、傀儡政權、對峙政權、“計劃”等。


          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有很多相近或相似的事件,而這些事件反映在歷史教科書中,則成為同學們掌握知識的難點之一,如不加以歸納、總結和區分,往往成為高考答題的盲區。


          一、割據


          1.封建割據:封建社會地方割據,如藩鎮割據。由于地主經濟分散性的存在,中國封建社會出現合久必分、分外必合的規律,割據形勢往往形成于朝代后期,即中央集權較弱的時期。


          2.北洋軍閥割據:1916至1927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統治下形成的軍閥割據,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因此,這一時期的割據具有封建買辦的性質。


          長期的軍閥混戰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成為中國近代社會最黑暗的時期。


          3.工農武裝割據:毛澤東總結革命的經驗教訓,根據中國國情,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并最終取得了勝利。


          割據勢力的共同點: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


          二、新政、維新


          1.慶歷新政:1043年,宋仁宗慶歷年間,任用范仲淹改革時弊,以整頓官吏為中心,施行新政,但最終由于保守派的阻撓而失敗。


          2.清末新政:1901至1911年,清政府為適應帝國主義的需要,緩和同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挽救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推行的新政,但最終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統治,卻促成了革命風潮的高漲。


          3.羅斯福新政:1933年,為擺脫經濟危機,實現經濟復興,羅斯福政府全面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在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各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危機對美國的破壞,還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4.百日維新:19世紀末,中國民族危機加深,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依靠光緒帝,發起了一場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但最終由于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破壞而失敗,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推行103天,歷史又稱“百日維新”。


          5.明治維新:1868年,推翻幕府統治的日本明治政府,進行的學習西方建立近代化獨立國家的改革。最終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成為了亞洲強國。


          共同點:政府推行的時政改革。


          三、壟斷


          壟斷一詞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易,后來泛指把持和獨占。在資本主義經濟里,壟斷指在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高度發展的基礎上,一個大企業或少數幾個大企業對相應部門產品生產和銷售的獨占或聯合控制。


          1.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指少數大資本家聯合起來,操縱和控制一個或幾個部門大部分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國家同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實質是壟斷資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國家政權,并通過國家政權該干預和調節社會經濟生活,以保證壟斷資本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及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轉。


          國家壟斷作為壟斷的一種形式,早在壟斷資本主義形成初期就已經產生。它的最初形式是國營鐵路、國營兵工廠、國有土地基金等,但當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整個壟斷資本主義經濟中的作用還很有限。20世紀30年代初的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再次得到顯著發展,各國政府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


          如美國出現羅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國實行軍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參戰國實行嚴厲的統制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再次出現高潮。以20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進入猛烈發展階段,而且具有新的特點。國家與壟斷資本的結合,已經發展到整個社會資本再生產過程的所有環節,包括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


          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轉變有下列原因:


          1)科技革命和生產社會化的高度發展,私人壟斷資本的積累已無法滿足社會再生產所必需的條件,必須由國家進行投資或者由國家給予私人資本以資助。


          2)私人壟斷統治擴大了資本主義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必須由國家采取一定手段干預國民經濟,減輕經濟危機的程度,緩和社會矛盾。


          3)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單純依靠私人壟斷資本的力量和市場的自發調節已難以解決由結構失衡所造成的經濟動蕩,必須依靠國家采取行政的或經濟的措施調整國民經濟結構。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國家及其職能發生巨大變化,促使國家力量與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所以,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的轉變,具有客觀必然性。


          四、歷史上的傀儡政權


          1.中國近代第一個地方傀儡政權: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城,成立聯軍委員會,廣東巡撫柏貴降敵,替外國侵略者維護殖民統治秩序,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權。


          2.偽滿洲國:“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占領東北,1932年,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做傀儡,建立偽滿洲國。


          3.偽南京政府:1940年,汪精衛在南京成立的效忠于日本帝國主義的偽國民政府,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工具。


          4.貝當傀儡政府:二戰期間,法國被德國占領,在維希建立以貝當為首的傀儡政府。


          同:充當工具,賣國求榮。


          五、歷史上的政權對峙局面


          1.三國鼎立:220年,曹丕廢漢獻帝,在洛陽稱帝建魏,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蜀,222年孫權在建業(今南京)建吳。


          2.東晉前秦對峙:317年東晉建立,偏安東南一隅,382年前秦統一北方,與東晉形成南北對峙局面。


          3.南北朝:439年統一黃河流域的北魏與420年至589年的南朝形成南北對峙。


          4.宋遼對峙:1005年宋遼訂立澶淵之盟,寧遼對峙局面形成。


          5.南宋與金對峙:1141年,南宋與金訂立“紹興和議”,規定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以北土地歸金朝統治,南宋與金對峙局面確定。


          6.太平天國與清政府對峙: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標志與清政府正式形成對峙。


          7.國共十年對峙: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與南京國民政府形成對峙。


          同:政權并立,國家不統一。


          六、世界歷史上的“計劃”


          1.“二C”計劃:英國制定的從開羅到開普敦縱貫歐洲大陸的侵略計劃。


          2.“二S”計劃:法國制定的從塞內加爾到索馬里橫穿非洲大陸的侵略計劃。


          3.施里芬計劃:1905年德軍總參謀長施里芬制定的作戰計劃,先在西線集中兵力打敗法國,然后東調打垮俄國。


          4.曼哈頓計劃:美國陸軍部于1942年6月開始實施的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制原子彈的計劃。


          5.馬歇爾計劃:美國國務卿馬歇爾于1947年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說首先提出援助歐洲經濟復興的方案。


          6.尤里卡計劃:創立于1985年,歐共體及其他幾個西歐國家共同制定的一個歐洲工業研究與開發的網絡組織。


          7.星球大戰計劃:冷戰后期,由于蘇聯擁有比美國更強大的核攻擊力量,美國害怕“核平衡”的形勢被打破,美國總統里根于1985年宣布決定投入巨資實施戰略防御導彈系統,美國人借用一部科幻片的名字稱之為“星球大戰計劃”。 

          中國歷史朝代歌



          如何才能快速的記住中國的朝代順序呢?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歌(一)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兩晉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隨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歌( 二)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

          秦朝并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后屬劉邦,

          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

          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

          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

          大唐曾改周,武后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后莊,

          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

          蒙主稱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

          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

          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

          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pre id="6feww"></pre>
          1. <table id="6feww"></table>

            <pre id="6feww"></pre>

            <td id="6feww"></td>

          2. <table id="6feww"></table>